返回
首页>新闻动态

主角大医 |孙爱军:守护健康 从“心”开始

发表时间:2022-09-26

有人说医学的尽头就是人学,医学伴随着人类而产生,也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。应该说医学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。对于一名医生而言,医学研究意味着什么?本期《主角·大医》邀请的嘉宾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孙爱军,从临床医生转向专注科研的研究员,她的初衷又是什么呢?


嘉宾介绍

孙爱军,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。目前担任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,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、美国心脏协会委员、欧洲心脏病学会委员。


主要从事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,发现了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导致心力衰竭的新机制,拓展了传统观点;阐明了线粒体关键酶发挥心肌保护、延缓心衰进展的新机理,以及改善代谢微环境提高细胞移植疗效的新思路。研究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完成临床转化。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中国青年科技奖、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。




01从临床医生到专注科研

谈到身份的转变,孙爱军表示自己其实并没有完全从临床医生脱离,只是将重心放在了实验室里。在读博士生之前,孙爱军是一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生,也曾救治过不少病患,但是在她内心,始终觉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。当她去攻读博士学位、并且接触到分子生物学的时候,发现了此前从事临床医学中没有体会过的内容,从此产生了好奇心,此其一;其二,自己现在进行的研究能够有一个成果出来,可以惠及更多的病人。所以这两个原因,让她逐渐将阵地从诊室转向了实验台。



02从困难中寻找希望

对于每一项医学科研来说,都充满了未知和艰辛。往往一个简单的科研,它的一个论点或者猜想,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撑。数据的收集过程有时候也会非常崎岖,而且偶尔也会出现收集完了大量数据之后,发现结论与自己最初的猜想并不一致。孙爱军分享了一个故事,团队在做家族遗传性心力衰竭研究的时候要自己带着冰壶,带着心电图机器,先坐火车转汽车,再转三轮车,最后徒步几公里去到偏远地区。在这个过程中,发现了一个基因突变的线索,其中有个指标是做运动后的心脏超声。但是,当时缺乏设备,不能做正常比照,只能拿自身来进行比较。先在原地跳绳,跳心率快150次左右的时候,然后立刻卧倒,开始做心脏超声,这时候就以自己的样本作为一个正常的对照。虽然条件艰苦,但是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,找到了导致家族性遗传性心力衰竭的原因。



爱因斯坦曾说:最偶然的意外也似乎有必然性。医学研究中那些不经意间的发现,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。但是,在貌似巧合或者幸运的背后,是医疗研究者们日以继夜的探索,是日复一日的失败后的重新出发。对于医学发现的偶然性和必然性,孙爱军是如何来理解两者的联系呢?




更多精彩,敬请期待9月24日(周六)17:25第一财经频道播出的《主角·大医》。本节目由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发起、指导,约珥传媒联合出品。